新春走军营 | 站在“云顶哨所”,我看到了最美的风景

转自:中国火箭军

寒风凛冽,浓雾环山……春节期间,记者跟随新春慰问小分队前往一处哨所。

越野车在大山深处穿行,越过村庄、跨过河流,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,城市的喧嚣被远远甩在身后。

一路颠簸,记者终于抵达目的地:藏在大山里的某哨所点位。哨所时常被云雾环绕,被官兵称为“云顶哨所”。

这是一个神秘的存在。核对身份、查验证件、上交手机,经过一系列程序,记者才获准通行;这是作战地图上一个特殊的地标,指挥系统直达末端,视频监控全覆盖无死角。

“欢迎,正在贴窗花呢。”热情的教导员接待了我们。“我们点位多,人员比较分散,我来这里和大家过年。”

他说,哨所不大,责任很重!他们保持着对武器的敬畏、对大山的尊重。

跟着队伍沿着山路走进浓浓雾气中,一级上士董云龙说,这是他第四年在哨所过年。

“以前过年,还担心要是大家都想回家过年怎么办?结果却是休假名额都是送出去的。”教导员感慨道,官兵在这点上都非常谦让,今年还是直接“点名”,把新婚的、刚有小孩的“赶”回去的。

回忆第一次除夕巡山的经历,董云龙现在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。

当时刚下过雪,回来路上不小心摔倒扭伤了脚,班长背起他就向哨所走去。5公里的山路走下来,班长头上都冒起了“白烟”,还不时安慰道:“咱们能赶上年夜饭。”

回到哨所,班长还给他包了一个新年红包,里面有个纸条:“平安顺遂,成为更厉害的战士。”

“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红包了。”说到这里,董云龙的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。当上分队长后,只要他在,除夕他都会带上新兵一起出发,也会为他们准备这种红包。

巡山的路并不好走,没走多久,大家的衣衫基本都已汗湿,就连军犬也在不停吐着舌头。

这里的山很深,时常会有野猪等出没。

“这两年,盛夏立过不少功。”军犬训导员程宇轻轻地摸了摸军犬的头,盛夏是它的名字。他第一次和盛夏一起巡山,盛夏发现了盘踞在路中间草丛下的毒蛇,给了大家预警。

“刚开始看什么都新鲜。”已经当上巡山领班员的黄涛说,第一次巡山的时候特别兴奋,总是不断脑补各种“突发情况”,然后一展身手,可是全程下来无惊无险,还略感遗憾。

当时领班班长说:“没有‘情况’才是最好的‘情况’。”直到自己当上巡山领班,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,才真正领会班长当初那句话的含义。

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,我们终于再次回到营区,路边的“情满深山”四个大字特别引人注目。

“这是一个老班长退伍前写的。”“兵画家”边珉珺介绍道,“大家对哨所感情很深,每个离开的人都会到这里敬礼告别。”

边珉珺大学学过画画,刚分到哨所的时候特别不适应,没有接触到导弹武器,只有重复的巡山和枯燥的训练,感觉与预期落差太大。

“看过了哨所的四季,我慢慢地懂得了坚守的意义。”从画下《情满深山》油画后,边珉珺突然就懂得了自己岗位的责任与意义。

“虽然没有亲眼见证过导弹腾飞,但能够守护‘国宝’,是我们最大的责任。”边珉珺说。大山无言,可鉴忠诚。他们守得住阵地、耐得住寂寞,与大国长剑为伴,感到无比自豪。

“刚下连时,面对与世隔绝的山沟,曾让我一度感到了迷茫和失落,但跟着班长们工作,时间久了就平静了。”大学生士兵廖小石说,他曾在留队申请书中写下这么一句话:“守阵地就是守安宁,我无名,才能铸就国之威名。”

“这几年哨所变化很大。”教导员介绍说,以前什么都缺,好多训练器材都是官兵自己制作的,现在再看,各种器材完备、娱乐设施齐全,还配备了先进巡山设备。

从官兵的交谈中,记者明显感到哨所的喜人变化。期间,薪火相传的奉献精神一直没变,那一直屹立的“老兵林”“老房子”“初心画”依旧在见证……

作者:苏长乐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