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对华商品加征10%关税,钢铁出口影响几何

中国对美国的钢材出口这几年一直是下降的趋势。

据央视新闻,美国东部时间2月1日,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%关税,中方对此强烈不满,坚决反对。对于美方的错误做法,中方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,并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权益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2024年上半年,时任美国总统的拜登已经宣布对包括半导体、电池、太阳能电池和钢铁等在内的多种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。其中,对钢铁、铝产品的关税征收从0-17%提高到25%。

此次加征10%关税意味着,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钢铁产品的关税征收将提高到35%。

2024年以来,国内钢铁需求持续低迷,钢铁生产和钢贸流通企业经营举步维艰,相比之下,钢铁出口的形势相对较好,强劲的钢铁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内市场的不利因素。

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久前的统计,2024年我国钢铁行业呈现高产量、高成本、高出口、低需求、低价格、低效益的“三高三低”局面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9亿元,同比下降50.3%;平均销售利润率0.71%,同比下降0.63个百分点。

“2024年的钢铁出口比2023年增长超过20%,但出口美国的占比已经很小,大概只有0.8%,更多的钢铁产品直接出口到东盟和海合会国家,”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,中国对美国的钢材出口这几年一直是下降的趋势,同时在加大对“一带一路”国家,南美,南非等国家的钢材出口,2024年中国的钢铁产品出口到越南的最多,其次是韩国和阿联酋。

钢之家董事长吴文章则告诉记者,虽然目前只有一小部分钢铁产品直接运往美国,加征关税对中国直接钢铁出口的影响较小,但此次是对中国出口美国的所有产品加征关税,也包括钢铁的下游用钢产品,比如工程机械、家用电器、新能源汽车等,如果这些产品的出口因为关税提高受到限制,也会影响到钢材的间接出口规模。

葛昕认为,此次加征关税对钢铁的间接出口影响更大,对下游用钢产品的出口影响,比如家电和机械产品,短期体现在出口利润的缩减,但更多影响可能会在下半年显现,因为如果反制措施持续,后续继续相互加征关税的压力较大,甚至增加非关税措施,比如向其盟友施压要求提高关税或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,或者通过溯源限制第三国的转口贸易等。

相关新闻

美国以芬太尼为借口对中国加征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(中国日报网)

从国际贸易法角度审视,美国以芬太尼为借口对中国单方面加征关税,看似以维护公共健康与安全为由理直气壮,但在世贸组织(WTO)法律框架下难以找到合理豁免依据。

美国的加征关税措施违反最惠国待遇(MFN)和减让表承诺等基本义务。即便美国主张依据本国《1974年贸易法》第301条或《贸易扩张法》第232条实施单边行动,这些国内法依据也无法在WTO框架外得到豁免。根据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》(GATT 1994)及其第20条“一般例外”和第21条“安全例外”的规定,美国必须证明采取关税措施的必要性,且不得构成对国际贸易的任意或不正当歧视。就既有WTO案例和规则解释看,美国极难通过一般例外或国家安全例外来为此类措施提供正当性。若美国执意推进,受影响的国家可根据《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》(DSU)在WTO发起磋商、设立专家组进行裁决或并行采取贸易报复。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,美国滥用单边关税工具,将进一步破坏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。

更关键的是,这种将公共健康议题与关税施压相捆绑的做法,往往难以对毒品流动和跨国执法合作起到积极作用,反而可能激化政治对立,阻碍基于协商与合作的有效治理。解决毒品问题真正有效的方式是综合施策、责任共担,通过减少毒品需求,开展跨境执法协作,加强多边合作寻求更具建设性的全球毒品问题治理方案。

中国是负责任大国,对毒品制贩滥用等行为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。中美禁毒合作正在稳步推进,这是应对问题的正确方式。美国若继续推行单边措施,毫无疑问会损害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与稳定性,而且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挑战的时代呼声背道而驰,更重要的是单边关税措施难以从根本上化解美芬太尼危机。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,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还是不要做为好。(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 纪文华)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