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森软件冲刺港股:2025年前八月净利降24.5% 打印创新服务收入激增133.7%

核心财务指标异动:增收不增利 费用端压力骤增

汉森软件作为全球市场份额5.6%的独立打印控制系统龙头(按2024年收入计),2025年冲刺港股IPO的招股书披露了显著的业绩分化:营收保持15.8%增长的同时,净利润却同比下滑24.5%,打印创新服务收入激增133.7%与打印基础设施毛利率下滑5.8个百分点形成鲜明对比。费用端的失控增长成为吞噬利润的主因,销售开支、研发开支、行政开支同比增幅分别达88.7%、58.1%、51.6%,远超营收增速。

营收增速腰斩至15.8% 业务结构分化加剧

2022年至2024年,汉森软件营收从2.46亿元增至4.39亿元,复合增速33.6%,但2025年前八个月增速显著放缓至15.8%,营收规模3.25亿元。分业务看,核心业务打印控制系统收入2.33亿元(占比71.5%),同比增长15.8%;打印基础设施收入7512.7万元(占比23.1%),增速从2023年的75.3%降至16.3%;打印创新服务收入1767.6万元(占比5.4%),同比激增133.7%,成为唯一高增长板块,主要依赖RIIN银河SaaS平台及RIP软件解决方案推广。

业务板块 2025年1-8月(万元) 2024年1-8月(万元) 同比增幅 2024年占比 2025年占比
打印控制系统 23254.9 20073.6 15.8% 72.8% 71.5%
打印基础设施 7512.7 6458.9 16.3% 23.0% 23.1%
打印创新服务 1767.6 756.5 133.7% 4.2% 5.4%
合计 32535.2 28089.0 15.8% 100.0% 100.0%

净利润同比降24.5% 费用侵蚀利润超毛利增长

2022-2024年,汉森软件净利润从6600万元增至1.40亿元,复合增速45.6%,但2025年前八个月净利润仅6820万元,较上年同期经调整的9000万元同比下滑24.5%。利润下滑主因费用端全面激增:销售开支1413.3万元(+88.7%),主因销售人员扩张及营销活动增加;研发开支7053.2万元(+58.1%),研发费用率升至21.7%(行业平均约10-15%);行政开支3205.7万元(+51.6%),员工成本及折旧增加。三项费用合计增加4349.2万元,远超同期毛利增长的1543万元,导致净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34.4%骤降至21.0%。

指标 2025年1-8月(万元) 2024年1-8月(万元) 变动额(万元) 变动幅度
营业收入 32535.2 28089.0 +4446.2 +15.8%
净利润 6820.0 9000.0 -2180.0 -24.5%
销售开支 1413.3 749.0 +664.3 +88.7%
研发开支 7053.2 4459.8 +2593.4 +58.1%
行政开支 3205.7 2114.2 +1091.5 +51.6%

运营效率恶化与流动性风险隐现

存货周转天数翻倍至132.5天 跌价风险高企

2025年8月末,汉森软件存货达1.15亿元,较2024年末的4209.5万元激增174.1%,主要因收购上海色如丹带来的油墨及着色剂库存。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的71.2天飙升至132.5天,接近翻倍,显示库存变现能力大幅下降。截至2025年9月30日,仅25.5%的存货已被使用或售出,剩余74.5%存货面临过时或跌价风险,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,可能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。

应收账款达8.72亿元 周转天数拉长至132.5天

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4.39亿元增至2025年8月末的8.72亿元,增幅98.2%,周转天数从71.2天升至132.5天。同期预期信贷亏损从95.7万元增至115.8万元,且2024年8月末的应收账款截至2025年9月30日仅收回46.7%,回款效率堪忧。大额应收账款占用营运资金,叠加存货积压,导致公司流动比率从2024年末的6.80降至3.63,短期偿债能力承压。

股权集中与治理隐患:家族控股89.4% 薪酬增速超营收3倍

李龙良家族控股89.4% 决策制衡缺失

招股书显示,实控人李龙良及其家族通过森大实业、合森聚贤等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89.4%股权,股权高度集中。尽管客户集中度从2022年的41.1%降至2025年前八月的29.5%,但股权集中可能导致决策过程缺乏制衡,存在关联交易不公允风险。例如,公司向关联方租赁办公场所,2024年支付94万元,2025年前八月增至107万元,但未披露定价依据及占总租赁成本比例,透明度不足。

管理层薪酬三年增281.8% 增速超营收3倍

核心管理层虽具备华为、小米等科技企业背景,但薪酬增速显著高于业绩增长。2024年董事薪酬总额420万元,较2022年的110万元增长281.8%,而同期营收复合增速仅33.6%。2025年前八个月,主要管理人员薪酬已达1508万元,年化后较2024年增长40.5%,但同期净利润却下滑24.5%,薪酬与业绩的匹配性存疑,可能损害股东利益。

收购整合与政策合规风险:3.45亿或有负债与2.5亿社保差额

收购色如丹埋下隐患 认沽期权负债占净资产60.5%

2025年8月,汉森软件以3.37亿元收购上海色如丹51%股权,形成商誉7379.3万元。色如丹主营喷墨打印颜料及油墨,2025年1-8月营收1.49亿元、净利润4706.3万元,业绩尚可,但收购协议约定,若色如丹2027年未达标,卖方有权要求公司以不低于协定市盈率收购剩余49%股权,形成3.45亿元“向非控股权益授出的认沽期权”负债,占公司净资产的60.5%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色如丹自身财务风险突出:贸易应付款从2022年的582.9万元激增至2025年8月的1.11亿元(+1801%),银行借款从6241万元锐减至100万元(-99.8%),存在资金链隐患,汉森整合难度较大。

社保公积金累计差额2.5亿 合规风险待解

招股书披露,2022-2024年公司未足额缴纳社保及住房公积金,累计差额约2.5亿元,可能面临补缴及罚款风险。尽管公司称已制定补缴计划,但巨额差额若一次性支付,将进一步加剧现金流压力。此外,公司2022-2024年及2025年前八月的政府补助占其他收入比例分别达89.5%、87.0%、86.7%、67.8%,补助政策变化可能直接影响利润稳定性。

风险汇总与投资提示

汉森软件在全球打印控制系统市场占据领先地位,但2025年以来净利润下滑、费用失控、运营效率恶化等信号不容忽视,叠加收购带来的或有负债、社保合规风险及股权集中隐患,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以下风险:
1. 盈利可持续性:费用增速远超营收,净利率从33.9%降至21.0%,需观察费用控制效果;
2. 收购整合:色如丹财务异常是否拖累母公司,3.45亿认沽期权负债的触发风险;
3. 流动性:应收账款与存货周转效率下滑,流动比率下降,警惕资金链紧张;
4. 政策合规:2.5亿社保公积金差额可能引发处罚,政府补助依赖度高;
5. 治理风险:股权集中下的关联交易公允性,管理层薪酬合理性。

尽管打印创新服务收入激增133.7%显示业务转型潜力,但短期业绩承压与多重风险交织,投资者应审慎评估其投资价值。

(数据来源:汉森软件招股书)<|FCResponseEnd|># 汉森软件冲刺港股:2025年前八月净利降24.5% 打印创新服务收入激增133.7%

核心财务指标异动:增收不增利 费用侵蚀利润超毛利增长

汉森软件作为全球独立打印控制系统龙头(2024年市场份额5.6%),2025年冲刺港股IPO的招股书显示,公司业绩出现显著分化:营收保持15.8%增长的同时,净利润同比下滑24.5%,费用端全面激增成为利润下滑主因。打印创新服务收入虽同比激增133.7%,但占比仅5.4%,难以对冲核心业务增速放缓及毛利率下滑压力。

营收增速放缓至15.8% 打印基础设施增长乏力

2022年至2024年,公司营收从2.46亿元增至4.39亿元,复合增速33.6%,但2025年前八个月营收3.25亿元,同比增速降至15.8%。分业务看,核心收入来源打印控制系统(占比71.5%)收入2.33亿元,同比增长15.8%;曾为增长引擎的打印基础设施(占比23.1%)收入7512.7万元,增速从2023年的75.3%骤降至16.3%;打印创新服务(占比5.4%)收入1767.6万元,同比激增133.7%,主要依赖RIIN银河SaaS平台推广,但规模仍小。

业务板块 2025年1-8月(万元) 2024年1-8月(万元) 同比增幅 2025年占比
打印控制系统 23254.9 20073.6 15.8% 71.5%
打印基础设施 7512.7 6458.9 16.3% 23.1%
打印创新服务 1767.6 756.5 133.7% 5.4%
合计 32535.2 28089.0 15.8% 100.0%

净利润6820万元降24.5% 三项费用增4349万吞噬利润

2022-2024年净利润复合增速45.6%的亮眼表现未能延续,2025年前八个月净利润6820万元,较上年同期经调整的9000万元同比下滑24.5%。利润下滑主因费用端全面失控:销售开支1413.3万元(+88.7%),销售人员薪酬及营销活动增加;研发开支7053.2万元(+58.1%),研发费用率升至21.7%(行业平均约10-15%);行政开支3205.7万元(+51.6%),员工成本及折旧增加。三项费用合计增加4349.2万元,远超同期毛利增长的1543万元,净利率从34.4%降至21.0%。

指标 2025年1-8月(万元) 2024年1-8月(万元) 变动额(万元) 变动幅度
净利润 6820.0 9000.0 -2180.0 -24.5%
销售开支 1413.3 749.0 +664.3 +88.7%
研发开支 7053.2 4459.8 +2593.4 +58.1%
行政开支 3205.7 2114.2 +1091.5 +51.6%

运营效率恶化:存货周转天数翻倍 应收账款激增98%

存货1.15亿元激增174% 周转天数翻倍至132.5天

2025年8月末存货达1.15亿元,较2024年末的4209.5万元激增174.1%,主因收购上海色如丹带来的油墨及着色剂库存。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的71.2天升至132.5天,接近翻倍,且截至2025年9月30日仅25.5%的存货已被使用或售出,剩余74.5%存在跌价风险。若下游需求疲软,公司可能面临大额存货减值,进一步侵蚀利润。

应收账款8.72亿元周转天数132.5天 回款效率低下

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4.39亿元增至2025年8月末的8.72亿元,增幅98.2%,周转天数从71.2天拉长至132.5天。2024年8月末的应收账款截至2025年9月30日仅收回46.7%,回款周期显著延长。大额应收账款占用营运资金,叠加存货积压,导致流动比率从2024年末的6.80降至3.63,短期偿债能力减弱。

股权集中与治理风险:家族控股89.4% 薪酬增速超营收3倍

李龙良家族控股89.4% 关联交易透明度不足

实控人李龙良及其家族通过森大实业、合森聚贤等持股平台合计控制89.4%股权,股权高度集中可能导致决策缺乏制衡。尽管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1.1%降至2025年前八月的29.5%,但关联交易风险仍存:公司向关联方“郑先生”支付租赁费用,2024年94万元,2025年前八月107万元,但未披露租赁条款、定价依据及占总租赁成本比例,存在利益输送嫌疑。

管理层薪酬三年增281.8% 远超营收增速

2024年董事薪酬总额420万元,较2022年的110万元增长281.8%,而同期营收复合增速仅33.6%。2025年前八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酬1508万元,年化后较2024年增长40.5%,但同期净利润下滑24.5%,薪酬与业绩脱节,可能损害股东利益。

收购整合与政策合规风险:3.45亿或有负债与2.5亿社保差额

收购色如丹形成3.45亿或有负债 子公司资金链存忧

2025年8月以3.37亿元收购上海色如丹51%股权,形成商誉7379.3万元。收购协议约定,若色如丹2027年未达标,卖方有权要求公司收购剩余49%股权,形成3.45亿元“认沽期权负债”,占公司净资产的60.5%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色如丹自身财务风险突出:贸易应付款从2022年的582.9万元激增至2025年8月的1.11亿元(+1801%),银行借款从6241万元锐减至100万元(-99.8%),资金链脆弱,汉森整合难度较大,商誉减值风险高企。

社保公积金累计差额2.5亿 合规风险待解

招股书披露,2022-2024年公司未足额缴纳社保及住房公积金,累计差额约2.5亿元,可能面临补缴及罚款。此外,公司2022-2024年其他收入中政府补助占比超85%,2025年前八月仍达67.8%,补助政策变化将直接影响利润稳定性。

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

汉森软件在打印控制系统领域具备技术优势,但2025年以来净利润下滑、费用失控、运营效率恶化等问题凸显,叠加收购带来的或有负债、社保合规风险及股权集中隐患,投资者需审慎评估:
1. 盈利复苏能力:关注费用控制效果及打印创新服务规模化进展;
2. 收购整合风险:色如丹财务异常是否拖累母公司,3.45亿认沽期权负债触发可能性;
3. 流动性压力:应收账款回款效率及存货去库存进展;
4. 合规与补助依赖:社保公积金补缴计划及政府补助可持续性。

尽管打印创新服务收入高速增长,但短期业绩承压与多重风险交织,投资者应保持警惕,等待运营指标改善信号。

(数据来源:汉森软件招股书)

点击查看公告原文>>

声明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,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个股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,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。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,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,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、不完整、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,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biz@staff.sina.com.cn。

相关推荐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